查看: 598|回复: 0

[网赚资讯] 微信创始团队成员讲述——微信团队的实验室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clian1t5aae3y81!1200.jpg

  昨天微信iOS版本更新,发布了“微信实验室”,实验室里包含了“搜一搜”和“看一看”两个功能。

  这几年来,微信每一次更新总能引起外界的集体狂欢。这次更新,大家关注的重点是“搜一搜”和“看一看”,说微信要干掉百度和头条。

  但有一件事,不知你想过没有:

  1)搜一搜、看一看的功能,早就是微信搜索框里的已有功能,这次并没有增加什么新能力;

  2)这两个功能被放在实验室里面,需要用户自己打开才能看到。

  既然是重仓搜索,为什么不是大张旗鼓直接推出这两个功能,要扭扭捏捏地干什么?

  所以重点不在搜和看,而在实验室。

  一、为什么要实验?

  因为目前搜索的体验并没有达到微信的产品要求。

  众所周知,微信团队的对产品的要求高,但很多时候是听说,也许感受不深,我说说些我还在微信团队时的亲身体验吧。

  1)

  微信里曾经有一个功能,叫实时对讲。

   01y1fjxqzjh873id!1200.jpg

  做这个功能之初,我们有个设计,就是一旦进入对讲状态时,手机界面顶部的状态栏从一行变成两行(红框部分),所有的页面元素往下沉20个像素。不了解技术的朋友可能不明白,但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个功能是我负责的,为了做这个功能,我必须把微信每一个页面的代码修改一遍。

  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但更崩溃的不是这个。当我花费了大概一周的时间修改完成了这个个性,设计方案又变了——小龙说不需要这样做了,做一个悬浮按钮来显示对讲状态吧(跟现在微信视频聊天那个悬浮窗一样)。

  在绝望之余,我心里想,说不定哪天又要变回来,代码先留着吧。所以我把代码注释掉,没有删除(在微信复杂的代码包里面,通常是不能这么干的)。

  一直到这个新版本的微信发布前几天,果然方案变回去了。我的先见之明让我逃过一劫,如果让我重来一次,大概不如把我杀了吧。

  这是在讲多变。

  2)

  我前些天在家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微信4.5版本的设计稿,这是13年2月发布的版本。你可以对照一下现在微信的聊天发图片功能,基本跟这个设计稿是一样的。

   rly5i24bfvkwx8m0!1200.jpg

  4年多,对于微信这样体量的产品来说,一个功能可以一成不变,真的难以想象。这只能说明当初的设计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

  而这样的一成不变又还很好用的功能,在微信里面有很多。

  这是在讲不变。

  3)

  现在很多人在讲小步快跑,迭代试错。但他们说这句话时心里想的是,应该像微软一样把错漏百出的版本给用户用,然后再不断打补丁。甚至有些公司,经常发布一些没有经过大脑的版本,然后反复折腾,折腾反复。

  这就是——恶心用户,成全自己——的焦虑感。

  而小龙评审微信的功能有一个习惯:不看原型图,不看设计稿,也不看Demo,要体验前后台代码开发好后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功能在给到用户之前有过n个方案,则前后端开发人员已经开发过n个版本的代码。

  如果你从事互联网行业,特别是在创业公司,你肯定会知道: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且对开发速度和质量要求都非常高,还很考验开发团队对产品经理的信心和耐心——他们只会认为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产品经理整天在瞎改。

  但是微信团队做到了,经常是昨天半夜开产品会,想出了一个方案,今天半夜就能体验这个新方案,并且把它否掉了。

  正是因为一直坚持这种做法,所以微信的每一个功能都是深思熟虑、高度试错过的,一经发布就几乎不用修改。

  比如朋友圈,微信团队默默地倾团队之力开发了半年,做了40多个版本才终于确定发布。而在朋友圈发布之后,它基本就没怎么修改过了。

  这是不变的底气。

  ……

  变与不变,恰恰就是“恶心自己,成全别人”,或者叫死嗑我们,愉悦你们。

  PS. 所以有些创业团队想找我去跟他们分享微信团队的工作方法,我就跟他们说,微信的做法是学不来的——如果像微信团队一样去折腾开发人员,大概你们的产品经理活不到版本发布……

  二、微信是否准备好“对抗”百度?

  我认为完全没有。

  微信做搜索的优势无非是:

  1)微信自有内容,也就是微信的聊天记录、朋友圈消息、公众号文章,这些都是封闭在微信系统内的信息,除了搜狗这样的合作方能搜索到公众号文章外,其他公司是完全没法触及的;

  2)微信庞大的用户量和用户活跃时长,使得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停留在微信里面,而聊天记录等的搜索功能已经给用户做了初期的用户教育。如果微信能提供一个相当于甚至优于百度搜索的搜索结果,肯定能够大量抢占百度的搜索份额。

  但这两个优劣完全弥补不了它的劣势:

  1、在微信外的全网数据方面,微信没有基础,借助搜狗的技术和数据支持是能做的,但跟百度相比较,数据量少,信息检索的算法也没法比,赶上还需要时间。

  我这两天找了微信搜索的产品经理,还有在百度、搜狗等几个搜索平台工作过的几位朋友探讨了这个问题,大都持这个观点;

  2、移动端搜索的各个产品目前还沿袭着PC搜索的体验,主要靠打字搜索。而语音搜索、图片搜索虽然有几家做了尝试,但搜索的体验和效果都不够好,所以这里需要产品创新,针对移动端的创新。

  我想,微信团队如果要重仓移动搜索,那就必须在前无古人的路上,找到一种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也还是需要时间。

  什么叫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我拿微信支付作为例子来说说。

  微信支付13年发布时,大部分的设计是参考支付宝的,但有一个功能却让所有人惊艳,那就是6位数的密码。

  在此之前,用户用支付宝付款,需要输入一个非常复杂的“登录密码”,然后输入一个同样非常复杂的“支付密码”,再然后还要输入银行发送的验证短信的验证码,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要选择哪一张银行卡或者支付宝余额来支付,要选择是否使用优惠券,是否使用支付宝红包,是否使用集分宝……这是极其复杂的流程,用户通常需要五六次点击才能完成支付,小白用户显然应付不了。

  而微信把这个流程简化为一至两步:使用默认银行卡支付,直接输入6位数字密码完成支付,如果金额大的话也只需要再输入短信验证码而已。这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学习成本。

  正是这个功能让支付宝团队措手不急,对整个产品设计大改特改,也才因此对微信产生了无限的畏惧,并做了很多的社交尝试。

  也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支付大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阅读我已连载了一期的系列文章《支付大战简史》)

  3、微信并没有准备好做一个真正的浏览器,也就没有准备好去承接搜索功能。

  微信在设计时,对页面的跳转有一个规则: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也即是:你点开某个页面,点击它的左上角返回时,就回到上一个页面,不管你打开多少层页面,都是如此。

  比如,你从页面1进入页面2,再进入页面3,然后页面4。这时你想返回到页面1,你就必须点返回,回到页面3,然后再返回页面2,再然后才能看到页面1。

  既然如此,如果微信加上外部搜索功能,那就冲突了。

  我们都知道通常在PC搜索时,用户的习惯是:先打开第一个结果,发现不满意,关掉(或者不关掉),回到搜索页面,点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如果第四个里面有内容符合,则会在第四个页面里面不断再点击,再打开。

  如果你在这种循环打开网页的过程中,来了一条微信新消息,怎么办?如果让你打开新消息,那么搜索结果就全没了。如果不让你打开消息,坚持让你搜索完信息,导致你漏了信息怎么办?如果那些因此导致回家要跪搓板的男士们找上门来怪罪微信,怎么办?

  相信大家常有这种体会:在朋友圈或者公众号里面看文章,看了一半,有新消息来了,到底出不出去看,这是一件每天都在发生的烦人的事。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做了搜索必然加重。所以,这里需要微信团队把整个逻辑重新设计。这又需要时间,而且可能是很长很长的时间。

  这此之前,就需要实验室了。

  三、微信团队的第二个实验室

  微信团队的基因里原来就有实验室文化的,这个要从微信的历史说起。

  微信团队在做微信之前做的是QQ邮箱。QQ邮箱里面有一个功能叫“邮箱体验室”,用户在这里开通一些新奇的功能。

  QQ邮箱正是靠一次次的实验,尝试各种功能,才从一个烂到没人用的鸡肋邮箱,慢慢变成雄踞行业第一位置的七星级邮箱。

   xv1w88juv7gneqh6!1200.jpg

  而微信从创始之初,就一直在继承QQ邮箱的“遗产”,从邮箱的QQ对话功能到微信的“QQ离线消息”,从邮箱“漂流瓶”到微信“漂流瓶”,从“附件收藏”到“微信收藏”,从邮箱的“阅读空间”和“邮件订阅”到微信的公众号……

  同样的,微信也继承邮箱的体验室,有了“第一个实验室”,那时的名字叫“插件”。

  所谓插件,就是把功能选择的权限给到用户,用户觉得喜欢和需要,就“安装”插件,觉得不需要,就“卸载”插件。

  而开发团队届可以通过看用户安装和卸载的情况来决定插件的去留。

  于是,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变成不可插拔的功能了,比如朋友圈,现在已经不能卸载了;

  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不见了,比如微博阅读。

  后来,大概在13年,微信5.0发布前后,微信插件改叫“功能”,深埋在微信的设置选项里面。

  因为随着微信用户量的增长,用户习惯的改变,早期的那些插件功能已经被证明不需要了,但又有个别老用户在用,不好删除,就把它们的入口深埋起来。比如语音记事本、QQ离线助手、QQ邮箱提醒、群发助手。

  这个修改,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微信的第一个实验室时代结束了。这一轮实验,基本伴随着微信团队在移动互联网的探索和成长。实验之后,微信也奠定了它的行业地位,所谓的“移动互联网船票”。

  在这之后呢?

  2013年8月微信5.0发布,发布了游戏中心、微信收藏、微信支付、表情商店等重磅功能。在此之后,微信一直就没有发布什么大功能。

  一年后的2014年9月,微信6.0发布,主要是小视频和微信卡包这两个功能,这两个功能又不怎么成功。

  一直到现在,微信的版本号还停留在6.x上。

  是这几年微信团队不努力么?

  显然不是,从6.0至今,微信不但倾团队之力发布了小程序平台,还发布了近30个小版本。

  在这些小版本里,微信团队一直在给过往的功能做优化,做小修小补,也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搜一搜、看一看的原型:“微信全局搜索”、“朋友圈热文”就是在某个小版本中发布的功能。

  微信团队想默默发布,看用户反馈,然后再进一步优化。

  很多人讲是因为微信团队“克制”,但与其说克制,不如说“不确定”。就是微信团队还没有想清楚。

  想清楚显然太难了。当家难,当这8亿活跃用户的家是难上加难,难的8亿次方。

  事实证明,微信团队不能够自己尝试去做出是否做一个功能的决定。

  如果给这个时期的微信团队做个注解,我想到的是这几个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怀壮志,却迟迟无法施展,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扭扭捏捏的姑娘态了。

  我们这几年听到太多对微信老化的评论。而作为一个前团队成员,我其实也慢慢从那种自豪和信任,变成种种的失望(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我们会不会像逃离微博一样,逃离微信?》)。

  所以,当微信再一次发布“实验室”,它的第二个实验室时,我想微信应该是重新找回了活力吧。

  大概微信团队终于发现:既然那些功能想不清楚,那就公开做实验吧,给用户一个开关,让用户去决定。如果用户们普遍喜欢,那就可以把它升级为正式功能了。

  这个开关,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微信一个新时代的开关,上一个时代结束了,下一个时代来临了。

  这是一个迟到的时代,但终究还是来了。

  全文完。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2743073287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轻创资源网,值得信赖!
轻创资源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轻创资源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赣ICP备2023011851号-1

QQ|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轻创网APP下载|手机版| 轻创资源网

GMT+8, 2024-11-24 09:32 , Processed in 0.169763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